DNA電泳常見問題匯總
問題 |
原因 |
解決辦法 |
DNA帶模糊 |
DNA降解 |
避免核酸酶污染 |
電泳緩沖液陳舊
|
電泳緩沖液多次使用后,離子強度降低,pH值上升,緩沖能力減弱,從而影響電泳效果。建議經常更換電泳緩沖液 |
|
所用電泳條件不適 |
電泳時電壓不應超過20V/cm,溫度< 30℃;巨大DNA鏈電泳, 溫度應< 15℃;核查所用電泳緩沖液是否有足夠的緩沖能力 |
|
DNA上樣量過多 |
減少凝膠中DNA上樣量 |
|
DNA樣含鹽過高 |
電泳前通過乙醇沉淀去除過多的鹽 |
|
有蛋白污染 |
電泳前酚抽提去除蛋白 |
|
DNA變性 |
電泳前勿加熱,用 20mM NaCl緩沖液稀釋DNA |
|
不規(guī)則DNA帶遷移 |
對于λ/Hind III片段cos位點復性 |
電泳前于 65℃加熱DNA 5分鐘,然后在冰上冷卻5分鐘 |
電泳條件不合適 |
電泳電壓不超過20V/cm;溫度< 30℃;經常更換電泳緩沖液 |
|
DNA變性 |
以 20mM NaCl Buffer稀釋DNA,電泳前勿加熱 |
|
帶弱或無DNA帶 |
DNA的上樣量不夠 |
增加DNA的上樣量;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比瓊脂糖電泳 靈敏度稍高,上樣量可適當降低 |
DNA降解 |
避免DNA的核酸酶污染 |
|
DNA走出凝膠 |
縮短電泳時間,降低電壓,增強凝膠濃度 |
|
對于EB染色的DNA, 所用光源不合適 |
應用短波長(254nm)的紫外光源 |
|
DNA帶缺失 |
小DNA帶走出凝膠 |
縮短電泳時間,降低電壓,增強凝膠濃度 |
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帶不易分辨 |
增加電泳時間,核準正確的凝膠濃度 |
|
DNA 變性 |
電泳前請勿高溫加熱DNA鏈,以 20mM NaCl Buffer稀釋DNA |
|
DNA鏈巨大 |
常規(guī)凝膠電泳不合適 在脈沖凝膠電泳上分析 |
- 上一篇:免疫沉淀實驗方法(Immunoprecipitation, 2017/8/28
- 下一篇:漫談人工抗原的偶聯(lián)方法 2017/8/28